大学生作业“AI味儿”变浓,怎么管

2025-04-30 来源|AI图库吧
大学生作业“AI味儿”变浓,怎么管

复旦大学近期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等,引发关注。此前,湖北大学、福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相继发布此类规范AI工具使用的通知,部分高校还约定使用范围与比例。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普及,不仅是论文,近年来大学生作业中的“AI味儿”也变浓了:使用AI工具,仅需几分钟即可生成一份看起来符合要求的作业内容。用AI工具写作业情况如何?怎样在效率与创造力中找到平衡?“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雇”AI写作业

几秒钟输出一道简答题答案,5分钟生成一篇结课论文,10分钟做完一个PPT报告……在AI工具的帮助下,大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相比从前大大提高,他们甚至将AI工具尊称为“老师”。

学期末、结课前,是有的大学生求助“AI老师”的高峰期。除公开免费的AI工具外,有的学生还会购买专门的AI写作、绘画等大模型,满足不同需要。

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看到,店铺提供的AI智能写作服务“五花八门”,总结报告、万字论文、短视频脚本、广告文案等文体各式各样;从几元的体验价到几百元的次卡、月卡不等,销量几百上千的不在少数。

有大学生表示,学期末所选课程作业堆积在一起,赶上考试复习,不得不用AI工具加快进度。同学之间会拼单购买AI服务,大家会不同程度借助AI完成任务。

麦可思发起的2024年中国高校师生生成式AI应用情况研究显示,近三成大学生使用生成式AI写论文或作业。

一线教学中的感受也很明显。“AI生成的作业就像开水煮白菜,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一眼假’。”北京一所理工类高校教师马骁(化名)说,这几年,学生作业中的AI趋向更突出,很多时候变成“老师出题,AI答题”。一些学生作业全无独立思考,生成内容直接使用,一旦问起来写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理解。

对于大量使用AI工具写作业的现象,学生也感到“槽点满满”。有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说,“偷懒”的小组作业成员直接将AI生成的内容发过来,这些内容空洞无物,导致自己的汇总工作异常艰难,几乎要替他重写。

多位一线教师对此表示担忧:一方面,对AI的使用一旦形成路径依赖,学生可能会逐步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一些AI生成内容存在明显的常识错误和粗制滥造痕迹,助长“应付”作业的不良风气,甚至形成学术不端。

谁在助推用AI写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是标准化、程式化的作业和论文,学生们越倾向于用AI来快速完成,成为AI生成内容的“重灾区”。

“如果作业最终成果仅用于完成学分,没有更深层次转化或公开,学生缺乏外部监督和完成动力,‘AI含量’就会上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赵甜芳说。

不少高校为此出台文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然而,如何规范新兴工具服务学术实践,仍面临现实挑战。

马骁透露,针对学生过度使用AI工具问题,学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尚无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一般都是靠老师判断;如AI痕迹明显,则提醒学生修改,否则将取消成绩。

曾有2年AI产品和游戏策划从业经历,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魏萱说,作业内容是否经过AI润色,大多只能靠老师经验识别;且部分高校规定的边界不够明确,例如机器翻译等无碍论文原创性的行为,似乎不应该被禁止。

就技术手段而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金桥表示,目前可以通过统计词汇丰富度、分析语法和句子结构等,或利用语言模型分析来初步判断文本是否由AI生成。但在实际应用上,仍面临一些难点和局限。

“AI检测工具无法完全捕捉到人类创造力的全部深度和细微差别。例如将一些常规引用或普遍用语误判为抄袭,而由于大语言模型无法识别未经训练的数据,新造词汇、独特表述可能会被当作异常处理。这会对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王金桥说。

赵甜芳认为,AI作业的流行,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传统教育理念与AI时代教育需求尚未匹配。AI工具本质上是信息的汇总器与整合者,由于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环节中“问题意识”与“事实核查”训练不足,学生对知识的加工与反思,过于依赖AI给出的答案。

如何让AI工具真正发挥价值?

记者从复旦大学教务处了解到,AI工具使用规定发布一个多月,目前仍处在试行阶段,将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细则。在执行过程中,将从学生、导师、评审专家、答辩专家等**度审查毕业论文中AI工具的使用情况,严格评估学生能否自如表达自己的研究思路。

受访专家表示,合理利用AI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理解复杂概念,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方式的革新,宜“疏”不宜“堵”。

AI工具的使用,应更加注重平衡效率和创造力。王金桥认为,高校在出台相关规定时,要明确界定允许和禁止的行为,避免模糊规定引发争议和误解。还可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如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审查、对使用AI工具的学生定期考核等,确保学生在使用技术时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

专家表示,高校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会评估问题价值、分析解决过程的逻辑合理性,以及核验事实的准确性。

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教师使用AI工具辅助教育教学以及学生通过AI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已较为常见。需要明确的是,AI工具的使用须经教师同意,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AI工具的功能和局限性,强调这些工具的辅助性质,告知学生AI工具使用的边界等。

教师还应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赵甜芳建议,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前沿议题,以此为线索串联起课堂知识点,实现个性定制的专业学习任务,并提升成果转化率;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应用AI技术,也为社会各行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可探索利用AI工具分析学生的学习历史、表现和需求,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过程自动化管理等,提高教学效率,更好服务高校教育发展。”王金桥说。

最新
更多

大学生作业“AI味儿”变浓,怎么管

复旦大学近期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包括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等,引

ChatGPT企业版发布,关注企业数据安全丨国产AI绘画工具木目AI上线手机端丨澜舟科技推出400亿通用大模型孟子GPT

【AI奇点网2023年8月29日早报】本站每日播报AI业界最新资讯,触摸时代脉搏,掌握未来科技动向。事不宜迟,点击查看今日AI资讯早餐。

用AI一键搞定室内设计!实测淘宝AI装修产品「真能造」:帮你省掉上万元设计费

淘宝极有家专区悄悄上线了一款名为「真能造」的AI家居设计产品。目前已有的10种家居设计风格,既有北欧风、现代风、民国复古风这些常见风格

委员建议|王喆委员:以人工智能资源优势,提升助老服务能级

“服务好‘老老人’,人工智能可以发挥更多优势。”来自民盟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体制研究室主任王喆,对“老老人”的话题持续关注。他建议,发挥好北京“人工智

一键修复画面崩坏,每月10美元订阅:AI绘画工具Midjourney推出局部重绘新功能Inpainting

AI绘画工具Midjourney宣布推出一个全新的功能Inpainting——修改图像的部分区域。输入新的文本提示词,直接在生成的原图上进行局部的图像修改。

逐浪AI大潮,中国向新而生

  二〇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在第七届世界声博会上,一款人形交互机器人持自拍杆与观众合影。 新华社记者傅天摄 随着2022年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真正意义上开启了AI智能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