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6万种!我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发现更多RNA病毒

2025-06-26 来源|AI图库吧

10月9日,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后,报告了180个超群、超过16万种全球RNA病毒,发现了传统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

“人工智能用于监测能够更加准确、方便、高效地找到RNA病毒,包括与人类致病相关的病原体,甚至是引起下一次疾病大暴发的病原体。”10月11日,施莽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RNA病毒是一类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直接存储在RNA分子中。生活中常见的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RNA病毒复杂多样,用传统方法探寻RNA病毒种类十分有限,人工智能的方法体系让探知更多的RNA病毒成为可能。

超过16万种!我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发现更多RNA病毒

利用LucaProt,研究团队对来自全球生物环境样本的10487份RNA测序数据进行病毒挖掘,发现了超过51万条病毒基因组,代表超过16万个潜在病毒种及180个RNA病毒超群(相当于门或纲的分类级别),使RNA病毒超群数量扩容约9倍。其中23个超群无法通过序列同源方法识别,被称为病毒圈的“暗物质”。

施莽表示,这种方法不仅能识别与已知病毒差异较小的病毒,还可以发现此前未曾描述的新型病毒,对于监测潜在的新发传染病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我们的方法,即便一种全新的病毒与已知病毒的同源性较低,也能被准确检测出来。”

在这项研究之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定义的RNA病毒种类不超过5000种,而此次发现的新RNA病毒种类超过16万种。“这项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病毒的多样性远超我们的想象。”施莽表示,“此外,并非所有发现的病毒都与疾病相关。许多病毒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提醒我们应当以更加平衡的视角看待病毒的存在,不要谈‘毒’色变。”

最新
更多

超过16万种!我国科学家通过人工智能发现更多RNA病毒

10月9日,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后,报告了180个超群、超过16万种全球RNA病毒,发现了传统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

诺贝尔奖将AI for Science推上风口,这个科研范式改变了什么?

在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接连发布后,比起这两个领域更兴奋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与关注者。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苹果研究人员质疑 AI 的推理能力:简单数学问题稍作改动就会答错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大型语言模型(LLM)能够生成人类水平的文本,甚至在某些任务上超越人类的表现。然而,研究人员对 LLM 的推理能力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这些模型在解决简

“人工智能+”步履铿锵 “燃”动产业变革新引擎

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政策部署上,多项针对数字基础设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9位学者荣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 039;s Top 2% Scientists 2024),孙长银、Anders Lindquist、宋永端、穆

百度首页 AIGC工具导航 电子科技大学首批建设超100门人工智能赋能课程

在高校,教育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10月11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日公布首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本科教学教改项目立项名单,103个人工智能赋能项目获立项。这一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构建人工智能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