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模型成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标配后,家电行业也开始出现了大模型的应用案例。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agiC大会上,万得厨发布了首款搭载祝融烹饪自研大模型的厨房智能体。与传统微波炉不同的是,该款厨房智能体搭载了英伟达的GPU,可以通过13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识别食材,并自动基于模型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和加热时间控制。
“从2000年开始,你会发现整个家电行业的创新陷入了瓶颈。我们希望可以在厨房场景中找到痛点,通过技术创新去解决它。”
万得厨运营总监王宁表示,围绕着用户主动和机器主动的不同逻辑,传统厨具多为固定程序操作,缺乏个性化和学习用户习惯的能力,都是用户主动。一些高端的厨电,也仅限于菜谱的选择,基于固定程序把菜做好,也是用户主动。基于这个逻辑,万得厨试图研发一款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烹饪的产品,像人类厨师一样去做饭,实现真正的机器主动。
2023年初,ChatGPT和大模型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从ChatGPT的技术逻辑也可以看到,大模型找寻到了一条“大力出奇迹”的可行性路径。OpenAI通过不断地增加算力和数据,模型的AI性能就可以不断提升,且目前业界还没有看到这种能力提升的“天花板”。
“于是,我们决定将这种能力放在微波烹饪的创新升级上。普通微波是无法用于烹饪的,因为加热无法均匀。我们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微波加热变成均匀,这里涉及到加入大量传感器和搅拌叶以控制微波的方式和逻辑。”万得厨应用算法部经理雒兴晨对钛媒体APP表示,对于自研烹饪大模型而言,最难的就是数据训练,然而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直接可用的烹饪大数据。
为了有高质量的可用的烹饪数据,万得厨成立了几百人的烹饪实验团队,利用温探阵列、RGB摄像头、功率器件、气味传感器等工具去搜集每一道菜烹饪过程中的温度、颜色变化、气味等维度的数据。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可以每秒采集整个烹饪过程中的数据。每个菜都有自己的温度,例如鸡蛋达到72度,保持三分钟才能让蛋白固化和大肠杆菌被杀灭。经过数据标注、清洗后,进行模型预训练,最后调整模型参数和算法。
最终,万得厨研发出了端到端的祝融烹饪大模型,该模型能够将食材的感知、烹饪决策和设备控制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从而实现自动化烹饪。
万得厨方面称,万得厨智能体通过四年研发,100多位名厨菜谱菜品开发,针对1000道菜品进行了100万次训练,能识别1500种家常菜并完成自动烹饪。同时,通过传感器和搅拌叶的叠加,该智能体还可以实现“同腔不同温”——机器根据不同食材,进行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
为了控制烹饪火候,万得厨搭载了蛋巢4D超感温控系统,利用高分辨率热成像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搅拌叶,实时捕捉食材表面的温度变化,并自动调整烹饪参数,使不同食材在同一锅内都能达到最佳烹饪效果。
据悉,万得厨还将推出无人厨房商业解决方案,120人同时就餐和24小时随时供应,预计到2026年覆盖1万个核心点位。同时,万得厨将联合三百家食品企业,开发2000道菜品,带动150亿食品销售。
上一篇:AI正解锁新的认知革命!普适读本《新科技通识课》,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2028 年制作影片,2049年撰写畅销书籍……
当大模型成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标配后,家电行业也开始出现了大模型的应用案例。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AGIC大会上,万得厨发布了首款搭载祝融烹饪自研大模型的厨房智能体。与传统微波炉不同的是,该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
9月4日,四川成都,一位老师为学生介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团队,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设了首门AI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让学生可以探索人工智能与多个学科
做一个自己的AI应用门槛有多低? 在蚂蚁集团副总裁徐鹏看来,在大平台的支持下,普通商家创建应用的成本会越来越低,甚至可以不需要懂代码,就能做出一个自己的AI智能体应用。 在9月5日外滩大会举办的“大模型的创
“9月5日2024外滩金融峰会的7个演讲,3个国际对话,10场报告中唯一出现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字,就是人工智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的院长邵怡蕾在外滩金融峰会期间主持圆桌时这样说。 AI技术
2024年9月5日,“智驭未来·创想无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高峰论坛暨成果发布会在重庆圆满举行。华智未来(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发布、展示了10余项AI 应用场景和8项转化成果;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以及行业
AI小聚
ZeroGPT
Aiundetect
WordfixerBot
Ai Sofiya
WriteAI.Tech
Cowriter
Seenapse AI
CreativAI
网站地图
大模型进厨房,万得厨发布厨房智能体
当大模型成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标配后,家电行业也开始出现了大模型的应用案例。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agiC大会上,万得厨发布了首款搭载祝融烹饪自研大模型的厨房智能体。与传统微波炉不同的是,该款厨房智能体搭载了英伟达的GPU,可以通过13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识别食材,并自动基于模型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和加热时间控制。
“从2000年开始,你会发现整个家电行业的创新陷入了瓶颈。我们希望可以在厨房场景中找到痛点,通过技术创新去解决它。”
万得厨运营总监王宁表示,围绕着用户主动和机器主动的不同逻辑,传统厨具多为固定程序操作,缺乏个性化和学习用户习惯的能力,都是用户主动。一些高端的厨电,也仅限于菜谱的选择,基于固定程序把菜做好,也是用户主动。基于这个逻辑,万得厨试图研发一款能够完全替代人类烹饪的产品,像人类厨师一样去做饭,实现真正的机器主动。
2023年初,ChatGPT和大模型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从ChatGPT的技术逻辑也可以看到,大模型找寻到了一条“大力出奇迹”的可行性路径。OpenAI通过不断地增加算力和数据,模型的AI性能就可以不断提升,且目前业界还没有看到这种能力提升的“天花板”。
“于是,我们决定将这种能力放在微波烹饪的创新升级上。普通微波是无法用于烹饪的,因为加热无法均匀。我们首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微波加热变成均匀,这里涉及到加入大量传感器和搅拌叶以控制微波的方式和逻辑。”万得厨应用算法部经理雒兴晨对钛媒体APP表示,对于自研烹饪大模型而言,最难的就是数据训练,然而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直接可用的烹饪大数据。
为了有高质量的可用的烹饪数据,万得厨成立了几百人的烹饪实验团队,利用温探阵列、RGB摄像头、功率器件、气味传感器等工具去搜集每一道菜烹饪过程中的温度、颜色变化、气味等维度的数据。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可以每秒采集整个烹饪过程中的数据。每个菜都有自己的温度,例如鸡蛋达到72度,保持三分钟才能让蛋白固化和大肠杆菌被杀灭。经过数据标注、清洗后,进行模型预训练,最后调整模型参数和算法。
最终,万得厨研发出了端到端的祝融烹饪大模型,该模型能够将食材的感知、烹饪决策和设备控制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从而实现自动化烹饪。
万得厨方面称,万得厨智能体通过四年研发,100多位名厨菜谱菜品开发,针对1000道菜品进行了100万次训练,能识别1500种家常菜并完成自动烹饪。同时,通过传感器和搅拌叶的叠加,该智能体还可以实现“同腔不同温”——机器根据不同食材,进行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
为了控制烹饪火候,万得厨搭载了蛋巢4D超感温控系统,利用高分辨率热成像温度传感器和智能搅拌叶,实时捕捉食材表面的温度变化,并自动调整烹饪参数,使不同食材在同一锅内都能达到最佳烹饪效果。
据悉,万得厨还将推出无人厨房商业解决方案,120人同时就餐和24小时随时供应,预计到2026年覆盖1万个核心点位。同时,万得厨将联合三百家食品企业,开发2000道菜品,带动150亿食品销售。
上一篇:AI正解锁新的认知革命!普适读本《新科技通识课》,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2028 年制作影片,2049年撰写畅销书籍……
大模型进厨房,万得厨发布厨房智能体
当大模型成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标配后,家电行业也开始出现了大模型的应用案例。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AGIC大会上,万得厨发布了首款搭载祝融烹饪自研大模型的厨房智能体。与传统微波炉不同的是,该
AI正解锁新的认知革命!普适读本《新科技通识课》,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2028 年制作影片,2049年撰写畅销书籍……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
四川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提升学生AI应用和跨界能力
9月4日,四川成都,一位老师为学生介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团队,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设了首门AI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让学生可以探索人工智能与多个学科
不懂代码也可以开发AI应用?个性化服务软件将迎来爆发期
做一个自己的AI应用门槛有多低? 在蚂蚁集团副总裁徐鹏看来,在大平台的支持下,普通商家创建应用的成本会越来越低,甚至可以不需要懂代码,就能做出一个自己的AI智能体应用。 在9月5日外滩大会举办的“大模型的创
“人工智能”成2024外滩金融峰会讨论关键词,学界业界经济界如何看待AI未来发展
“9月5日2024外滩金融峰会的7个演讲,3个国际对话,10场报告中唯一出现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字,就是人工智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的院长邵怡蕾在外滩金融峰会期间主持圆桌时这样说。 AI技术
2024人工智能峰会在渝举行,华智未来“13+8”项成果打造AI新世界
2024年9月5日,“智驭未来·创想无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高峰论坛暨成果发布会在重庆圆满举行。华智未来(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发布、展示了10余项AI 应用场景和8项转化成果;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以及行业
AI小聚
ZeroGPT
Aiundetect
WordfixerBot
Ai Sofiya
WriteAI.Tech
Cowriter
AI小聚
ZeroGPT
Aiundetect
WordfixerBot
Ai Sofiya
WriteAI.Tech
Cowriter
Seenapse AI
CreativAI